改革開放40年,江西GDP增長238倍;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了從百元、千元到萬元的跨越;財政收入從12.2億元到2017年增至3447.7億元;經濟實力強起來,人民群眾富起來。在新的征程中更要深化改革,用改革發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,用改革增添發展新動力。
改革永無止境,永遠在路上,舊得問題解決了,新的問題又出現,尤其是隨著改革不斷的深入難度越來越大。習近平指出“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,已進入深水區,可以說,容易的、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,好吃的肉都吃掉了,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。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、步子要穩。”要啃硬骨頭,必須克服前怕狠后怕虎的思維,敢于直面問題,敢于打破常規,敢于開拓創新。強化敢為人先,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,迎難而上,敢闖敢改,聚焦重點、攻克難點、打通堵點,發揚釘釘子精神,咬住青山不放松,將改革進行到底。
改革不會一帆風順,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阻礙和挫折,面臨困難和問題,要仔細的思考,認真的分析,找清癥結,對癥下藥,從容應對;改革是一場革命,必然會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。要改革就要敢于打破壇壇罐罐,不計較個人和局部利益,站得高,看得遠,以大局為重,樹立“一盤棋”的思想,集中力量、刀刃向己,敢闖敢試、勇破難關。其中“關鍵少數”作用尤為重要,要發揮好主要負責同志的“頭雁效應”,領導干部要扛起改革主體責任,把改革工作往深處做、往實里做,挑最重的擔子、啃最硬的骨頭,當好改革的“排頭兵”,堅定不移地做改革的探索者、組織者和推動者。
深化改革要大膽闖、勇敢試、有序改,像釘釘子一樣用力的擠,要做到這一點,除了進一步的激發改革者內生動力外,還需有相應的配套政策予以支持,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,讓改革者放下包袱,放開手腳,一心一意搞改革,全心全意抓落實。近些年來,江西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文件為改革者撐腰,并對改革者大張旗鼓的予以支持,極大的調動了改革者的積極性,全省上下形成了形成了以改革促創新,謀發展,改作風,樹形象的良好態勢。
進一步深化改革是一場硬戰,硬碰硬,實打實,來不得半點花架子,容不下絲毫馬虎和虛功,必須以更大的決心、更扎實的作風、更有效的措施,拿出釘釘子的狠勁、鉆勁、韌勁敲好每一“錘”,克難攻堅,切實推動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。(作者:羅瑞明 來源:江西文明網)